举办时间:2022年12月22日-23日(上午9:00-12:00,下午13:30-16:30)
授课方式:钉钉线上直播
课程背景:
商品归类工作是海关各项工作的核心,该项工作具有较强的基础性、技术性和敏感性;《协调制度》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》制定的基础,是海关确定货物申报税号准确性的重要法律依据;目前,《协调制度》实现五年一改版的原则,2022版《协调制度》已在全球包括中国实施;此次《协调制度》的改版变化较大,涉及的产品范围较广,增添内容较多,企业需引起关注。
进出口货物申报的税号,一头牵动企业的贸易成本和清关效率,一头关系国家税款的流失及贸管政策执行力度;商品税号作为海关关注的焦点,企业对其的认真审核成为各项进出口工作顺利开展的重点。在通关过程中,我们常因为商品税号受到海关的质疑,并因此而造成归类的争议与海关法律风险;也常因为海关认为企业的归类有误,而建议的税号对应的进口税率、贸管条件或是出口退税税率往往与企业的预期是相差甚远。
如何正确的理解归类规则和掌握归类方法,并掌握有效的归类争议应对机制,对于企业的日常进出口贸易管理异常重要;本课程将针对以上背景,以2022版《协调制度》改版及实施为契机,通过对其的专业解读,充分说明归类的规则及方法运用,并以众多典型案例为载体,对企业的商品税号合规管理及海关质疑进行多角度分析,提出结合实际、行之有效并利于企业的解决方案。
课程特色:
内容的实用性:讲授和分享商品归类法律依据及海关管理和实务操作技巧,对企业的关务工作提供切实的指导和帮助;
讲解的实战性:以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实际发生的典型案例来解析课程内容,以成功的经验解决学员实际工作中的难题;
知识的系统性:把握企业商品归类工作难点和盲点,让学员在全程案例教学过程中,充分理解和掌握海关商品归类的正确操作。
课程目标:
本课程可以让培训者获得以下收益:
⒈对国际通用的《协调制度》的最新改版,及其在海关管理、贸易管制、出口退税及贸易成本核算等方面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了解;
⒉熟悉中国海关对进出口商品的归类工作机制,通过对其归类技术层面的条款及法律依据的充分掌握,在中国现有的法律法规框架下合理规避相关税费,谋取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;
⒊从容、有效应对海关归类质疑,充分理解海关发布的与归类有关的法律法规文件,合理有效的利用这些政策,规避企业经营风险,降低企业成本,便利通关。
课程对象:
公司高管、合规经理、进出口部门经理、采购经理、物流经理、财务经理、关务主管、项目主管及其他相关人员。
课程大纲:(略)
讲师介绍:(略)
联系人:张凤英
电话:010-88902208
手机/微信号:13520632611 |